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称中国软件人才资源世界第一,美国也害怕中国工程师多。他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资源,增量大,每年都培养出很多软件工程师,有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人才应该说是世界第一。软件方面除了美国,中国,还有印度,印度也有一些优势,但在勤奋方面都没有能跟中国相比的,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发展软件是很可惜的。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
倪院士还谈到了美国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倪院士认为拉里·埃里森对软件的认识比我们有些领导的眼光都远,因为拉里·埃里森曾表示“不能让中国产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原料、硬件等方面不怕,就怕软件,如果中国的软件领先了,人才更多了,对美国的威胁很大。”
倪光南院士还表示,网信领域我们产业类别肯定是第一,平均水平第二,但我们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是短板。一个是硬件,中国的芯片不行。还有一个就是基础类软件,像是操作系统,这两大短版不补上,平均第二还是不行。那么院士口中所说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短板,如今的现状如何?我们来粗略看看。
先来看看芯片。据了解,中芯国际的14纳米芯片已经量产成功,而且芯片的良品率超过了95%,超过了此前各方的预期。随着国产14纳米芯片的正式量产,我国绝大多数的半导体产品都可以使用上国产芯片了。但现在市面上最为先进的量产芯片已经达到了7纳米,差距还比较明显。
而国内最出名的国产芯片龙芯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表现。据媒体报道,龙芯3A/3B3000目前已经出货30万颗,要知道龙芯3A/3B3000从上市到现在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年出货30万颗真的算是不俗的成绩了。这颗芯片的性能并不算差,但和intel相比较,相当于3、4年前intel的水准,所以说也还得继续努力。
龙芯国产芯片
再把目光放到国内的操作系统。事实上我们国内的操作系统在工业生产等的专业领域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中中兴新支点嵌入式操作系统表现不俗,已在高铁、电力、工业、汽车等多个关键行业获得广泛应用,而复兴号高铁上运行的也正是新支点的这款工业级操作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稳定运行10余年,多年来的累计发货量已达两亿套,还曾获得国内工业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可见也已经具备一定水平。
中兴的新支点工业级操作系统
但在普通消费者市场,我们的系统却鲜为人知。其实国内已经有不少简单易用的电脑操作系统,比如中兴的新支点桌面系统、深度系统等等,都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需求。笔者就体验过中兴新支点桌面操作系统,其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不算高,运行比较流畅,基本操作简单,常用软件也不少了,QQ、微信、360浏览器、WPS办公软件、百度网盘、米聊、钉钉等都有了,个人认为其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基本办公。
中兴新支点桌面操作系统
但国内的电脑系统有一个通病,就是软件太少。尽管腾讯、360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向国内系统抛去了橄榄枝,其软件生态有了一定改善,但国内系统的软件数量和Windows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某款国内操作系统的软件数量只是Win10系统的十万分之一。
综合来看,尽管我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我们的短板还是相当明显的,和外国的差距就摆在那里,如果不抓紧发展,我们就得继续受制于人。不过如专家所说,国内人才济济,如果下定决心去做还是有机会的,北斗系统就是一个例子。未来国内的芯片和系统的发展将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