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工业园区是企业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的重要载体。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不仅要优化服务,还要持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集中区坚持“一切要素围绕项目转”,瞄准园区基础配套短板,精准谋划实施载体提升行动,全力夯实园区产业发展根基。
近年来,集中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园区企业大幅增加。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污水处理能力,满足长远规划发展需求,该区对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建扩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二系列)工程项目采用EPC模式承建,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建设内容包含臭氧接触池、事故池、匀质池、混凝气浮池等8个新建单体,16个改造单体及相应配套工程,建成后出水可达一级A排放标准。
“目前已完成7个新建单体、16个改造单体的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完工比例约95%,其中部分设备已投入生产,最后一个匀质池即将封顶。”该项目经理李伟介绍,工程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助力园区招商引资,为提升园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随着集中区快速发展,原梅龙一站已不能满足园区防洪排涝需求。为使水利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去年,该区积极申报,经市水利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后,对原梅龙一站予以拆除重建。
该项目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稳步推进,主体结构已完成近80%。该项目负责人高兴表示,秋冬两季是兴修水利的好时节,今年底梅龙一站便可完成副厂房、管理房、启闭机房等房建结构及装饰装修和水泵安装工作,计划明年3月底完成电气设备安装调试,4月底基本具备抽排条件。新站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升园区整体防洪排涝能力,还将以0.5立方米/秒的灌溉流量保障周边5000余亩良田的灌溉需求。
“前几日到集中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感觉大楼门前的停车位有点紧张。”群众反馈无小事,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集中区管委会迅速响应,启动了科技孵化园Z1、Z2号楼停车场工程,为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和辖区群众创造更便捷的停车条件。据悉,该项目总造价约230万元,规划新建78个停车位、86个停车棚,还有附属道路、亮化、绿化、给排水和智能化工程,目前场地混凝土浇筑已经完成。“考虑到现在新能源车辆较多,我们还会新建6个快充充电桩和20个慢充充电桩,方便园区新能源车主使用。”该项目负责人高旺介绍。
据了解,自去年4月以来,集中区共谋划13个全省开发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涉及市政设施、环境治理、产城融合配套、仓储物流等方面。除1个储备项目外,目前有11个在建,1个即将投入运营。这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加快园区产业集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区创业就业,助力集中区高质量发展。